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至情言语即无声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15年07月28日

  雨霖铃

  ——柳永

  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
  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。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!

  至情言语即无声

  ——读《雨霖铃》有感

  少时读书,大多读得懵懂,总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,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。后至中学,虽是为应付考试去体会之乎者也的神韵,却在从中也慢慢咂摸出古人的情趣。而后成人,常抱着本小说沉浸其中,他们欢乐与共,我便喜不自胜,他们缠绵悱恻,我便心生羡慕,他们在爱恨情仇里难以自拔,我便在书外的世界暗自叹息,却也慢慢懂得欲说还休的情愫。回头看来,百般滋味,千种风情,良辰好景与共,皆如至情言语,虽不能诉之于口,却于无声处汹涌澎拜。

  古人诗赞,曰:久旱逢甘霖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古人诗悲,曰:睹物思情,悼念故人,被贬他乡,国破家亡。而读过许多的悼亡词,却有一句最为至情无声,曰: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这棵枇杷树,多年前种下时,树叶稀薄,而今郁郁葱葱茂盛遮日,却是良辰好景虚设,无人可说。短短三句话,未曾提及思念之情,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,没有矫揉妆束、雕章琢句,寥寥数笔,至情言语,无声惊雷,沁人心脾。每当读到悼亡词,心中唏嘘的同时,也懂得了何为至情言语即无声。韩红有一首歌,唱的是一辆高空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,一对年轻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,使得孩子逃离厄运的真实故事。天,亮了。空荡荡的山谷中,高空坠落的缆车横卧在碎石上,身边是一个个曾拥有鲜活生命的躯体。孩子哭了,他的父母用柔弱的双臂举起他生的希望,用他们坚强的臂膀托起孩子重生的起点。无需言语,他们不能再说话,却用无声道出了至情之言,肺腑之语。又如灾难中舍身救人的人民教师,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生命迹象时,他的双臂像雄鹰一样展翅保护着幼鸟,身下是柔弱的学生,他的身子渐渐僵硬,孩子们却得以生还。生前教书育人桃李芬芳,至死也未曾忘记他的职责,仍在舍身奉献。当人们看到他无声的姿势时泪流满面,这该是用怎样的真心,怎样的勇气,才“说”完了这至情的言语。恕我词穷,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敬佩,对奉献精神的感动,却在听到这首歌曲时,在看到类似报道时,如百般滋味萦绕心头,无声叹息。

  你不用多说,我们都懂了,至情言语即无声。像那临舟而立,执手相看却无语凝噎的柳永,他给情人的至情言语化成眼泪,随风蒸发,似千言万语未曾说尽却无需多言,无声,即以至情。又如那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生死契阔,只是牵了你的手,那些该说的想说的至情言语就这样无声地传递,不用多言。

  至情言语即无声。开不满春花春柳满画楼,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。不论是谁为谁梅子雨冷,是谁为谁青杏煮酒,至情的言语此时无声胜有声。遥想两位古稀老人并肩走在林荫道下的场景,只需一个眼神,无需声音,我便知道这对夫妻的至情言语,早已无声。至情就是这样,似什么也未曾说,却早已道尽千言万语。

  济南铁路运输法院  唐乐洋

关闭
版权所有:济南铁路运输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烟台路1999号 电话:0531-59589100 邮编:250117